称重传感器如何工作?
- 称重传感器结构和功能
称重传感器通常用于重量测量,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。其随处可见,例如在超市柜台或在高速公路上。当然,您通常不能立即发现,因为它们通常隐藏在设备中。
称重传感器由带有应变片的弹性体组成。弹性体通常由钢或铝制成,非常结实,具有非常小的弹性变形。正如名词“弹性体”所言,钢或铝在负载下产生一定量的变形,但随后会返回到初始位置,弹性地响应每次负载。这些极小的变化可以通过应变片获得。应变片的变形由电子仪器解释以确定重量。
要了解最后一点,我们需要更详细地解释应变片:它们是电导体,以蜿蜒的方式牢固地附着在基底上。当基底被拉动时,它和电导体就会一起变长。当其收缩时,将变短。这将导致电导体中的电阻产生变化。
应变片牢固地被固定到到弹性体上,因此它经历相同的变形。对于称重传感器来说,这些应变片被布置在惠斯通电桥中(见图1)。这意味着四个应变片连接,组成一个桥路,并且被测量力的方向与测量栅丝相应对齐。
如果一个物体放置在称重传感器上或悬挂在其上,则可以确定物体的重量。称重传感器的预期负载总是沿着地心的方向,即重力方向。 也就是只能获得载荷重力方向的力分量。而力传感器不是这样,尽管设计类似。力传感器可以获取所有方向上发生的载荷。 与地球引力的方向和安装方式无关。

图1:惠斯通电桥电路,电桥由四个应变片连接组成
- 称重传感器类型
称重传感器有多种类型,以适应不同的应用。
常用的包括:
单点式称重传感器: 一般用于平台秤,其放置在重物的下方。

压向力传感器: 多个大量程称重传感器放置在钢结构下方,并从上方加载重物。

拉向力称重传感器: 重物悬吊在一个或多个传感器下方。

称重传感器还有其他特性,如特殊结构或特性等,这取决于不同的应用,例如,如果系统需要每天彻底清洁。称重传感器需要更高的防护等级和密封性等。
称重传感器也可以根据信号传输的类型进行分类:数字称重传感器内置电子元件,用于处理测量结果并显示和传输。对于模拟称重传感器,则需要附加设备——测量放大器。
四个应变片固定在下面的称重传感器上,当施加力时将产生变形。箭头方向即为力的加载方向。
- 环境对称重传感器的影响
环境是决定称重传感器测量精度、稳定性及寿命的关键因素,各类环境变量通过干扰敏感元件性能、信号传输或结构完整性,引发数据偏差甚至设备失效,核心影响集中在六大维度:
温度是首要干扰因素,高温会导致弹性体热膨胀、应变片阻值漂移,加速封装老化;低温则降低弹性体韧性,造成信号链路绝缘层开裂,温度梯度更会引发热零点漂移,在高精度场景中±5℃波动即可能导致数据失效。
湿度与水汽通过侵蚀作用破坏设备,高湿度使应变片受潮、弹性体锈蚀,凝露或浸水直接引发电路短路,食品加工、户外雨天等场景中易出现数据跳变。
振动与冲击破坏受力稳定性,工业车间高频振动叠加噪声导致数据抖动,物料下落等瞬时冲击可能造成弹性体永久变形,误差可扩大3-5 倍。
电磁干扰则干扰弱信号传输,变频器、焊接设备等产生的电磁辐射,会导致数据波动、传输中断,模拟量传感器受影响更显著。
化学介质会腐蚀外壳与密封材料,酸碱溶液、消毒液等加速结构损坏,需选用316L 不锈钢等特种材质防护。
此外,高海拔气压变化对高精度测量的细微误差,也需通过算法补偿抵消,针对性防护是保障传感器性能的关键。
- 称重传感器技术趋势
1.智能化: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,称重传感器正逐渐具备智能功能。它不仅可以进行基本的重量测量,还能实时上传数据至云端服务器,实现远程监控与管理。同时,通过嵌入AI 算法,传感器能够进行动态误差补偿、负载模式识别与预测性维护等,从 “被动测量” 转向 “主动预测”,极大提升了系统整体可靠性。
2.高精度与稳定性提升:各行业对称重精度的要求不断提高,例如在制药、航空等领域,微小的误差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后果。现代称重传感器通过采用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,如数字滤波、自动校准等手段,以及优化传感器的设计和制造工艺,实现了更高的精度和稳定性,线性度误差可低至≤0.02% FS(满量程)。
3.微型化与集成化:MEMS 工艺的应用使得称重传感器的尺寸能够缩小至毫米级,同时还可以将温度补偿、信号调理等功能模块集成在一起,形成 “传感器即芯片” 的设计。这种微型化和集成化的称重传感器,为可穿戴设备中的步态分析、医疗植入物的体液监测等更多应用场景提供了可能。
4.材料科学与纳米技术的应用:新型材料如纳米复合材料、高性能陶瓷等的不断发展,为称重传感器带来了更好的机械性能和稳定性,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。纳米技术的应用还能够使称重传感器实现微型化和多功能化,进一步拓展其应用领域。
5.多传感器数据融合:在一些复杂的应用场景中,单一的称重传感器可能无法满足需求,因此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逐渐兴起。通过将称重传感器与其他类型的传感器,如温度传感器、湿度传感器等相结合,采集更多维度的数据,并进行综合分析,可以实现更准确的测量和更全面的监测。
6.极端环境适应性增强:在深海探测、航空航天、高温高压等极端环境中,对称重传感器的性能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通过研发新型纳米材料与封装工艺,提高传感器的抗干扰能力和耐恶劣环境性能,使其能够在极端条件下稳定工作。
更多应用
内置称重传感器、满溢传感器、温湿度传感器,实时监测垃圾状态,通过物联网通知清洁人员及时清理,并分析垃圾量趋势。
在路面或桥墩安装称重传感器,通过物联网实时监测车辆荷载,预防结构损伤。
动态称重传感器与车牌识别结合,实现货车不停车收费及超载治理。
智能康复设备通过传感器测量患者肢体力量变化,结合AI生成个性化训练方案。
集成生物电阻抗分析(BIA)和称重传感器,通过APP生成体脂率、肌肉量等健康报告。
